
氣喘病又叫「哮喘病」,是一種環境因素及遺傳體質雙重影響的慢性氣道阻塞疾病。父母雙方都有氣喘的人,遺傳到氣喘病的機率高;但是,父母雙方家人都沒有氣喘病史的人,也可能罹患氣喘病,這就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所導致。
氣喘可經適當的治療而緩解或恢復,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有些氣喘患者會伴隨多痰。氣喘發作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緩慢出現,通常症狀不是很嚴重,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即時給予有效治療也有致命的可能性。
氣喘病發作時的症狀,有①呼吸困難(喘)及胸悶、②喘鳴聲、③咳嗽、④多痰等。依病情不同而有不同呈現,不一定全部有。
呼吸困難及胸悶:
呼吸道中的肌肉收縮痙攣、支氣管變窄,氣喘患者的肺部就像窗戶被關上的房間一樣,空氣沒有辦法順暢進出,因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
喘鳴聲:
患者在呼吸的時候,肺部同時發出尖銳、高音調的咻咻聲,即是喘鳴。造成喘鳴的原因,同樣是因為支氣管發炎、呼吸道變窄所致,當空氣流動的時候,就會產生像吹口哨一樣咻咻音。雖然喘鳴是氣喘特殊的症狀之一,但並非呼吸有喘鳴音就是氣喘,如果發現自己呼吸時伴隨著不正常的音調,建議還是讓專業醫師做詳細的檢查。
咳嗽、多痰:
每個人的呼吸道中,都會有專門分泌黏液以對抗肺部各種感染的細胞,但因為氣喘病患的支氣管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態,這些細胞就會不斷地分泌黏液而累積成痰,不僅容易阻塞支氣管,身體也會自發性地要將積痰排出體外而持續咳嗽。
但並不是有上述症狀,就一定是氣喘病。例如:心臟衰竭或其他肺部疾病,也可能出現上述四種癥狀。以罹患冠狀病毒來說,感染後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一點會喘,更嚴重會導致呼吸衰竭等。仍是必須交由專業醫師來判別。
1.過敏原
常見的誘發因子包括灰塵、塵蹣、霧霾、花粉、動物毛皮及皮屑和黴菌。因此在評估氣喘病人時,要調查其過敏情形,包括皮膚針刺試驗或RAST試驗。只靠病史並不可靠,唯有找出特定的過敏原,才能有效避免接觸它。
在台灣,最重要的過敏原是家塵(93.4%)(病人皮膚試驗呈陽性)、塵蹣(90.2%)、舊棉絮(37.5%)、草蓆(31.2%)、黴菌(37%)、蟑螂(45%);花粉和食物較少有關係,而且年齡越大(尤其是女性),黴菌變的越重要。這些和國外(例如美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花粉(花、草和樹木)是它們主要的過敏原(季節性)。
2.食物和食品添加物
食物是孩童早期引起過敏原最主要的問題,但比較少見,它比吸入性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較少發生。蛋和牛乳可能是氣喘的潛在原因,特別是在嬰兒及學走路的幼兒。但幾乎任何食物都可能是特別敏感體質的人成為引發過敏反應的可能原因。而在食品添加物中,如亞硫酸鈉(一種防腐劑 常添加於淡酒及果汁中)是一種常 見的原因,病人通常在吃人後幾分鐘之內就發生氣喘發作。也有人報告吃了味精、黃色5號(tartrazine)(常添加於飲料、食品中)而誘發氣喘。
3.吸菸
氣喘病人不可以吸菸,也不宜吸二手菸。
4.職業致敏因子
某些存在工作場所的誘發因子,可以使原本健康的人發生氣喘。有否接觸工業化學品,或其他物質。如木屑、粉末、異氰化物(TDl)、寵物美容師等。
5.藥物
有些人對某種藥物過敏,包括:阿司匹靈和其他非類固醇抗炎症藥劑,其他會誘發哮喘的藥物如: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應該避免。
6.其他誘發因子
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感冒、黴菌、油漆、香水、噴髮劑、汽車廢氣、工廠廢氣、某些刺激性味道、運動、濕度、氣候的溫度變化、情緒激動時、油煙、蟑螂、老鼠…等,都可能引發氣喘急性發作。
7.會加重氣喘的疾病
鼻炎、鼻竇炎、胃食道逆流等。
8.過敏體質
當體內的抗體比一般人多時,身體要自我保護的免疫系統就會特別敏感,很容易因為環境中的一點刺激而產生劇烈反應。當患者有這種過敏體質時,就很容易有皮膚、呼吸道或消化系統的過敏症狀,常見的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
9.遺傳
若患者的父母有過敏體質時,小孩也容易遺傳到相同的體質,相對的,罹患氣喘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高。然而,氣喘並不像其他遺傳疾病一樣有必然的關連性,可能會有過敏體質但不一定會發病,這也是為什麼在同一家庭裡,兄弟姊妺中並非每個人都會有氣喘病的概念來理解。
除了少數突發狀況外,大部分慢性氣喘病人,在症狀發作前1-2天,肺功能就可能出現異常。氣喘病比較容易在晚上發作,尤其是清晨3-5點之間,這是由於人的生理現象之故。由於清晨3-5點是大家熟睡之時,當病人氣喘發作比較不容易被家人發覺,所以相較於白天而言比較危險。
◎日常生活撇步,氣喘止步
1.避免進入空氣污染區,目前有許多證據顯示空氣污染會影響氣喘的發病率。
2.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應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遊樂場、戲院、百貨公司等,避免呼吸道感染,因為呼吸道感染常常會加重過敏症狀,甚至引發氣喘作用。
3.天氣變化較大的季節,如春夏之交,秋冬之際,早晚溫差變化很大,應注意保暖,以減少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4.避免接觸香煙及二手煙,抽煙及吸二手煙不僅會增加氣喘盛行率,也會使氣喘的症狀更加嚴重。
5.避免接觸刺激性味道,儘量少用蚊香、燃香(拜拜燒香、燒金紙)、油漆、香水、樟腦丸、殺蟲劑、化學芳香劑…等有刺激氣味物質,廚房宜使用抽油煙機,可減少油煙散漫,廁所也要隨時清洗,防止臭味產生。以減少刺激性煙霧刺激呼吸道,而增加呼吸道的敏感度。
6.運動後及病情不穩定時避免食用冰冷飲料及食物,宜多喝溫開水及吃適合的食物,至於是否要迴避何種食物,則視病人吃了該項食物時是否會引發氣喘發作而定,一般而言氣喘發作與吸入空氣中過敏與非過敏刺激物質最有關聯,與食物種類較無關係,不過仍有少數病人會因服用某些特殊食物或藥物而產生症狀。
7.在乾冷的季節進行劇烈運動時,很容易改變氣管管壁之溫度與溼度,引起氣喘發作。至於較緩和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及體操、慢跑等,則鼓勵去做,但仍需視患者情況適可而止,避免引起氣喘發作。
8.避免情緒過度激動、緊張。
9.攝取均衡而營養的食物,避免過度冷飲冷食、以及高糖、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
以上種種撇步,氣喘病人如能好好遵循,將可免除氣喘發作,或者把症狀減至最低程度。
◎建議氣喘食養方
魚腥草紅棗湯
黃耆紅棗枸杞湯
百合杏仁紅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