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14年,台灣社會將有什麼變化?
人口老化三級跳
未來14年,台灣人口將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
6年後,從「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變成「高齡社會/aged society」。
8年後,再躍升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首批嬰兒潮老了
國民健康局指出,第一批戰後嬰兒潮(民國35年出生),在100年邁入65歲,宣告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老化潮」。以下是從82年到114年,32年間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所佔比例:
民國82年:7%
民國106年:14%
民國114年:20%
老化的地區差異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之快,超乎一般民眾想像。至民國100年5月為止,全台老年人口約佔10.7%;而老化情況也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老年人口超過14%的「高齡縣」為:嘉義縣、雲林縣、澎湖縣
老年人口少於10%的「最年輕縣市」依序為:桃園縣、新北市、台中市、新竹市、連江縣
23個鄉鎮老齡化
由於女性較男性長壽,若男女分開看,男性尚無任何縣市老年人口超過14%。女性則除了嘉義縣、雲林縣、澎湖縣之外,尚有南投、苗栗、台東已是高齡縣市。
如果擴及鄉鎮市區,全台已有23個鄉鎮是「高齡化社區」。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慢性病也非常普遍,依據國民健康局辦理之96年「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
近九成(88.7%)老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
五成老人有三項以上慢性病,高血壓46.67%、白內障42.53%、心臟病23.90%,為長者最常見的慢性病。在心理健康方面,男性老人有13.0%、女性有17.2%有憂鬱現象。
響應世衛四政策
因應人口老化,國民健康局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活躍老化」與「健康老化」的政策,積極推動下列工作:
(一)老人健康促進計畫:以八個項目為重點-運動與健康體能、跌倒防制、健康飲食、口腔保健、菸害防制、心理健康、社會參與、疾病篩檢。
(二)健康100台灣動起來,全國阿公阿嬤活力秀競賽:自100年起,以鄉鎮為單位組隊,辦理阿公阿嬤活力秀競賽。
(三)營造適合長者安居樂活的「高齡友善城市」:透過八大面向-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改善城市的軟硬體構面,創造有利於長輩活動的條件。
(四)進行醫療院所「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
迎接高齡社會的來臨,只要有所準備,就會坦然無懼;而政府政策也需民眾響應~宣導工作因此益顯重要。
資料來源:
老化海嘯襲臺灣,23鄉鎮超高齡,89%老人有慢性病!
延伸閱讀:
老人為何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