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裡的老人家,最怕不知不覺間腦力退化,有一天獨自出門,就不再回來…那種憂慮與牽掛,對家人是一種無盡的折磨!
頻頻跌倒不尋常
當衛生環境改善、生活條件變好,人類的壽命日益增長,對「家有老人」者來說,阿茲海默症的陰影更是揮之不去。因此,科學家對於這種「老人病」的研究,未曾中斷過。2011年7月中旬,在巴黎召開的「阿滋海默氏症協會全球會議」,發布一項研究新發現,指出從老人跌倒的次數,即可推斷其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為何,並且透過眼睛檢查,即可明確得知。
早期徵兆須注意
在過去,檢查老人是否罹患阿茲海默症,通常要透過腦部掃描或檢查脊髓液,但費用十分昂貴,也無法預先得知得病的風險機率,研究人員認為,應在症狀出現之前偵測早期的徵兆,對於預防才有實質幫助。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Dr. William Klunk呼籲,如果等到老人出現症狀(即使症狀只是輕微),通常為時已晚。
高跌倒率是警訊
據華盛頓大學Susan Stark帶領了一個研究小組,觀察老人的跌倒頻率,並從中探詢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警訊。研究小組以125人為對象,這些人接受腦部掃描,並抽取脊髓液作為樣本,並在其後的8個月當中,紀錄跌倒的次數。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被偵測出有阿茲海默症先期症狀的人,他們跌倒的次數是一般人的兩倍。
黃斑部可看端倪
除了跌倒頻率可反映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之外,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研究人員另外一項研究也指出,眼睛黃斑部(接近腦部)的變化,也和阿茲海默症息息相關,因為受測者眼睛血管有異常者,腦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也發現了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β澱粉樣蛋白沉澱。
綜合兩項研究,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是:當老人家容易跌倒,也明顯健忘,最好先帶他去檢查眼睛黃斑部是否異常,下一步,結合電腦掃描,就知道是否為失智症的「候選人」,而及早因應。
資料來源:
Falls, eye tests may detect early Alzheimer's
延伸閱讀:
科學研究 新基因發現為失智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