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男性健康最大的隱憂 攝護腺癌 - 歐陽英養生談 -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
免費註冊
登錄
简体
健康講堂視頻 生機教室 演講與活動 生機推廣中心 心情彩虹館
生機新知
歐陽英健康食譜
食譜影音教學
對症驗方
生機食材
能量全餐
首頁 > 生機教室 > 生機新知 > 歐陽英養生談 > 《保健》男性健康最大的隱憂 攝護腺癌
文章搜尋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關鍵字 

熱門健康新聞

歐陽英養生談

常見疾病調養

臨危急救單元

各種疾病宜忌

營養分析表
健康主題
相關文章列表
《保健》男性健康最大的隱憂 攝護腺癌 作者:本網編輯部 點閱率:2263
發佈時間:2010/04/08 16:44:56
調整字體大小: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因攝護腺癌而造成死亡的病例,約為30-40%,同時,自1991年以來,發生率逐年增加,死亡率更是每年增加10%。對廣大男性民眾而言,攝護腺保健的確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健康課題。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因攝護腺癌而造成死亡的病例,約為30-40%,同時,自1991年以來,發生率逐年增加,死亡率更是每年增加10%。對廣大男性民眾而言,攝護腺保健的確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健康課題。
 
    台灣地區攝護腺癌的高發生率,主要是來自於病情太晚發現,早超過了黃金診療期。歐陽英樂活生機網提醒您,由於症狀的輕重較主觀,建議您可以透過以下的症狀評分表,確實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形。
 
症狀類別
從來沒有
很少有
偶爾有
約半數有
時常有
每次都有
單項評分
1.排尿排不乾淨(殘尿感)
當您解完小便,是否感覺尿液仍未解完?
0
1
2
3
4
5
 
2.頻尿(小便次數增多)
  當你解完小便,是否不到兩小時,又想再解?
0
1
2
3
4
5
 
3.小便斷斷續續
  您小便斷斷續續、解解停停?
0
1
2
3
4
5
 
4.小便急迫感
  您想解小便時,是否來不及到廁所就解出來?
0
1
2
3
4
5
 
5.小便無力
  您是否發現小便變細變弱?
0
1
2
3
4
5
 
6.小便困難
  您小便時,是否要肚子用力才解得出來?
0
1
2
3
4
5
 
7.夜尿
  您晚上睡覺時,要解幾次小便?
0
1
2
3
4
4次以上
 
總分
 
完全沒有症狀是0分,八分以下是輕度;八~二十分是中度;二十一分以上則是重度。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
http://web2.tmu.edu.tw/
 
 
=====攝護腺病變是怎麼回事=============
男人在50歲以後可能會因年齡增大,體內荷爾蒙改變,攝護腺開始變大。約八成5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通常是由泌尿道感染而來;另外,過度勞累、循環不良、長時間憋尿、壓力、過多的菸酒、性生活過度、飲食不當等也有關連。
====================================
 
歐陽英老師建議您,以食療的方式做好攝護腺保養,並提出以下幾點給民眾做為參考:
1.多吃含鋅食物,如:南瓜子、葵瓜子、洋菜、小麥胚芽、松子等;尤其是南瓜子,每日吃20~30粒,長期服用,便能改善攝護腺腫大的症狀。
2.多攝取豆類或大豆製品,如:豆腐、豆腐皮、豆干等,能改善隨年齡增長的攝護腺肥大問題。
3.避免辛辣、刺激、肥膩食物,如:辣椒、大蒜、韭菜、蔥…等,以及咖啡、濃茶、含酒精的飲料。
4.宜多補充水分,刺激尿流,可防膀胱炎。
5.不要憋尿而使膀胱漲滿,易造成感染。
6.溫和運動:走路、收腹提肛動作;不建議騎自行車。
7.天冷注意保暖;多用熱水坐浴,緩和病情。
8.不要熬夜。
9.忌性生活過於頻繁,以防止攝護腺反覆充血,誘發炎症。
 
參考資料:2010.04.07蘋果日報
文章主題 作者 發表時間
常見疾病調養 攝護腺肥大 歐陽英老師 2009/07/16 10:53:26
歐陽英養生談 多運動 降低乳癌機率又年輕 歐陽英老師 2009/11/07 00:46:51
歐陽英養生談 抗癌青花菜 具食療奇效又能降低菸害 歐陽英老師 2008/11/25 00:00:00
歐陽英養生談 台灣十大癌症系列(四)~攝護腺癌 本網編輯部 2009/08/19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攝護腺保養之道 本網編輯部 2009/11/02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禿頭禿得好?! 未來不易罹患攝護腺癌 本網編輯部 2010/03/18 00:00:00
歐陽英養生談 攝護腺腫大的原因與症狀 歐陽英老師 2013/07/05 10:00:00

瀏覽總數:32946161
服務導覽 | 會員中心 | 關於本站 | 關於歐陽英老師 | 加入我的最愛 | 樂活連結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www.oyoung.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1024*768
(本網站皆經營養師認證)
本網站僅提供飲食調養的資訊,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
「有病求醫診治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