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一份最新的醫學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慢性病盛行率約一成一,約有兩百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這樣的數值是否讓我們更加要注意腎臟的保健。
腎臟外型好像兩顆蠶豆,每一顆腎臟大約一個拳頭大,位於人體的後腰部的肋骨緣下面,腎臟內側中央凹陷部份的腎門,有血管、淋巴管、神經、輸尿管進出其中。腎元是腎臟構造性機能單位,左右加起來可長達100公里左右。
腎臟雖然不大(約體重的1/300)卻含有許多血管,我們吃入體內含氮物質的食物及體內代謝後的廢物都會在血液,經由腎臟過濾後回流各組織。
你知道嗎?腎臟每天過濾約160-190公升的血液,大部分回流各組織,只剩1-2公升會形成尿液離開身體。
排泄功能 | 1. 腎臟是體內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2. 它將蛋白質代謝產物尿素、肌酸酐、尿酸等含氮廢物排出體外,維持血液正常濃度。 |
調節功能 | 1.調節體內水分、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
分泌功能 | 1. 釋放賀爾蒙如腎素(Renin)等可調節血壓。 2. 製造紅血球生成素,刺激骨髓中紅血球生成。 3. 在維生素D代謝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腎絲球腎炎
糖尿病引起腎病變
高血壓引起小血管病變
長期使用未經醫師處方的止痛藥、抗生素、利尿劑、減肥藥、草藥或偏方
有腎結石及腎臟遺傳疾病史
頻尿,尤其是夜間 | 血壓突然變高 |
排尿困難或疼痛 | 血清肌酐酸 女性>1.2 男性>1.4mg/dl |
臉部浮腫或手腳浮腫 | 腎絲球過濾率每分鐘小於60㏄ |
背部肋骨緣下面疼痛 |
維持理想體重
三餐飲食要均衡
適量喝水、不憋尿
不抽菸、不酗酒
飲食清淡、少吃過度加工食品
不亂服成藥及偏方
控控制血壓、血糖
定定期健康檢查
平時少吃止痛藥、感冒糖漿等具有腎毒性的東西
長期下肢、眼瞼水腫或夜尿頻繁、早上尿液有許多泡泡都要提高警覺
嚴格控制血壓、血糖
50歲以上民眾每年需接受一次尿液檢查
腎臟病變時無法將含氮廢物排出,堆積於血液中引起所謂的尿毒症。慢性腎功能障礙根據「中華民國飲食手冊」宜控制蛋白質及磷、鈉、鉀離子,此種飲食可減少含氮廢物產生,亦可維持身體基本營養需求及電解質平衡。 我們提供適合您的飲食: |
||
奇摩新聞「調查:國內慢性腎病有200萬人9成不自知」2008/01/17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認識你的腎臟」衛教單張
行政院衛生「中華民國飲食手冊」中華民國83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