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部傷口是細菌溫床
手部容易龜裂的原因,主要是受過度乾燥、寒冷或塵埃等外界環境的影響,或是個人生活習慣造成,例如手部碰水後沒有擦乾,或是從事清潔工作時長時間接觸化學清潔劑,減少了手部原有的油分,而皮膚內層的營養素又來不及輸送,便造成手部皮膚龜裂疼痛。
手部會龜裂疼痛,一定會有傷口,只是看不太清楚而已,而這裡就會成為細菌繁殖棲息的好場所。
例如濕疹是常見的皮膚問題,除了是由個人體質因素引起,另外就是外界過敏刺激物所造成,如化學藥品、清潔劑、染劑、金屬等。急性濕疹經常會起小水泡、覺得癢癢的;慢性濕疹則會角化乾裂脫皮,如果刺破水泡、用力抓癢或剝掉角化的皮,就可能造成細菌感染而發炎化膿。
另外,手部有傷口時,不管是刀傷、挫傷、刺傷、甲溝炎等各種症狀所引起,當傷口處理不慎、產生化膿情形時,代表細菌已侵襲傷口,葡萄球菌便可能在傷口處增生繁殖,進而移轉至食物,在食物上大量增生繁殖,形成可怕的腸毒素。如此所造成的食物中毒,要比龜裂所造成的更加嚴重。
護手避毒法則
如何排除因雙手裂傷而導致食物中毒的危險呢?提供以下幾則注意事項給大家參考:
經常洗淨雙手
根據報導指出,用水盆洗手後,約有26%的細菌會殘留在手上;用水龍頭沖洗手後,約有20%的細菌會殘留在手上;而使用刷子及肥皂在水龍頭下沖刷手後,則幾乎能把所有細菌沖洗掉。因此正確的洗手方法步驟如下:
正確的洗手步驟
1.在水龍頭下將雙手淋濕,並簡單搓揉,做初步的清洗。
2.抹上肥皂後,將肥皂塊沖洗乾淨,放回肥皂盒內。
3.兩手手心、手背、指尖、指縫充分相互搓揉,必要時用刷子除去指甲縫的污垢。
4.在水龍頭下充分沖洗乾淨,並用洗淨的手捧水沖掉水龍頭上的肥皂泡沫。
5.使用乾淨毛巾、紙巾擦式或使用烘手機,使手部保持乾燥。
利用酒精消毒更有效
酒精具有殺菌功能與揮發性,因此目前醫護人員大都使用酒精來清潔、消毒手部,如酒精棉片、速乾性手指消毒劑(噴霧式)、酒精凝膠等。
這些酒精清潔劑的酒精濃度以70~75%之間較有效,但使用前手上必須沒有灰塵、汙垢。酒精的缺點是具有刺激性,若經常使用會造成手部皮膚粗糙。
手部傷口的醫治
手部因外力因素受傷留下傷口,除非是很輕微、自行塗藥消毒包紮即可,否則應找專業醫師診治、抹藥,並適時服用抗生素,以殺死細菌、防止化膿。
患甲溝炎者,手指甲溝常會紅腫,指甲溝及指甲下經常流膿,指甲色澤暗淡,碰到刺激的清潔劑或水,便會引起發炎化膿,應找專業醫師診治,並服用抗生素殺死細菌、阻止化膿。手部有輕微傷口的患者如要烹調食物時,應戴上烹調手套;有嚴重傷口的患者(傷口化膿),則應避免烹煮食物。罹患甲溝炎者,根本的保護方法就是戴上手套。
改善龜裂的方法
手部嚴重龜裂時,應先找專業醫師治療,同時要有防護措施:
1.手碰水後應立即擦乾,抹上護手霜或凡士林滋潤雙手。
2.要防止皮膚乾澀,可以使用含維他命A、E的乳液;維他命A、E對於預防皮膚乾裂最有效。
3.平常盡量戴上棉質手套,不僅吸汗、也可避免刺激感染。
4.如果必須做碰水的工作時,應戴上橡皮手套。
另外,平常應檢視日常的飲食內容,是否兼顧攝取五大營養素,使營養均衡完整,幫助身體提升皮膚的修護力。多從食物中攝取脂肪、維他命A、B群、E及礦物質等營養素,如胡蘿蔔、黃綠蔬菜、啤酒酵母、燕麥、全麥、小麥胚芽、糖蜜、糙米、花生、甜瓜、葡萄柚、葡萄乾、甘藍菜(高麗菜)、豆類、海帶、海苔、洋蔥等,若能再補充一粒天然綜合維他命,效果當然更好。
資料來源:
歐陽英生機食療排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