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鮮豔的水果讓人心情愉悅,它蘊藏著調節生活壓力的營養因子。

水果的組成
|
營養價值
|
水分
|
絕大多數水果水份含量都非常高,大約在80-90%間,西瓜、甜瓜水份可達92%。
|
醣類
|
未成熟的水果中澱粉含量較高醣類3-14%,水果中的酵素會催熟使得澱粉分解成葡萄糖,甜度也大幅增加如成熟的棗子甜度可高達61%。
|
膳食纖維
|
當水果未成熟時,原果膠含量較多,因此組織堅硬。經酵素催化原果膠逐漸分解成果膠後,水果組織軟化。
|
酵素
|
水果中含有多種多酚酶可將醣類轉換、組織軟化及香味變化。
|
有機酸
|
它可分為揮發性及非揮發性兩類。對水果香味、保存、加工有很大的貢獻。此外人體攝食後能有淨化體質的作用。
|
維生素
|
維生素A:黃色水果含β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生素A,如木瓜、哈密瓜、芒果等。
維生素C:它會因加熱而被破壞,所以不需烹調的水果便能保存完整的維生素C,如橘子、芭樂、葡萄柚等。
|
礦物質
|
鐵:黑色、紫色水果,如葡萄、桑葚、藍莓等。
鈣:奇異果、橘子、草莓等
|
植化素
|
花青素:呈現紅色至藍色的色素,其主要來源為葡萄、紅醋、栗、黑醋栗、草莓、蘋果、櫻桃等。
葉綠素:呈現藍、綠色素,其主要來源為奇異果、芭樂等。
茄紅素:呈現紅、橘色素,其主要來源為番茄、西瓜等。
|
延生閱讀:

選對時間吃對水果
中國人講求順應節氣養生,也就是對的時機吃對的食物,在養生上是事半功倍,依水果的產季及個人的體質分類說明如下:

農曆一月至三月是「春季」,攝氏在10~22度間。
春天氣象變化較大,氣溫亦逐漸在回升加上梅雨季節,正是微生物、病毒繁殖傳播的季節,如何增加免疫力,吃出健康更重要。
春季水果
|
水果屬性
|
禁忌
|
可改善的症狀
|
草莓
產季1-5月
|
味甘酸
性涼
|
1. 含鉀甚高、腎功能異常、尿毒洗腎患者不可多吃。
2. 脾胃虛寒、大便常瀉 者、婦女月經期間不宜多食。
|
可清熱止渴、補血、利尿解酒、強化牙齦,改善高血壓、降低膽固醇、排除菸毒、改善痛風。
|
木瓜
產季1-12月
|
味甘
性平 |
腸胃虛寒、經常腹瀉者不宜多吃。
|
具解熱、散瘀、增加乳汁,利尿、通便潤腸、改善痔瘡等功效
|
李子
產季2-6月
|
味甘酸 性微溫 |
1. 入水不沉的李子不利健康勿吃。
2. 腸胃消化不良不宜多吃。
3. 吃李子後不宜喝過量的水。
|
改善腹水、肝病、肝硬化、振奮精神、醒酒、貧血、整腸通便。
|
梅子 產季3-4月
|
味酸澀 性平
|
1. 不宜多食以免損 2. 月事期間勿吃過 3. 胃腸潰瘍者不宜 |
改善腹水、肝病、肝硬化、振奮精神、醒酒、貧血、整腸通便。
|
蓮霧
產季1-9月
|
味甘澀
性平
|
1. 具利尿性質,頻尿者不宜多吃。
2. 腸胃虛寒者不宜。
|
解熱、利尿、助消化、淨化血液、消腫、降血壓、改善口腔炎。
|
芭樂
產季1-12月
|
味甘澀 性平
|
1. 敗腎、性冷感者勿多食。
2. 經常便祕者不宜多食。
3. 芭樂葉稱「倒陽藥」多服可能導致陽痿。
|
改善糖尿病、預防高血壓、止瀉收斂、止血、消炎、美白皮膚。
|

小知識:你知道嗎?吃水果比喝牛奶更能增強骨密度? 美國《臨床營養期刊》最近刊登北愛爾蘭食品與健康中心,研究1345位12—15歲青少年的營養習慣及骨質健康情形。研究方法以飲食、生活習慣及特殊因子進行詳細的調查。最後再測量他們後腳跟的骨質密度。研究結果顯示,喜歡吃大量水果的女孩骨質密度最高。 |

農曆四月至六月為「夏季」,平均氣溫在攝氏22度以上。
夏季陽光充足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溫高出汗多,食慾不振,容易發怒,此時清涼退火、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蔬菜、瓜果、豆類食品等;多喝湯水,以防流汗過多中暑,少吃油膩食物。
夏季水果
|
水果屬性
|
禁忌
|
可改善的症狀
|
西瓜
產季4-9月
|
味甘淡
性寒
|
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
|
消煩、潤喉、解酒、清熱
改善腎炎、降血壓、口瘡
改善口臭
|
甜瓜 產季4-8月
|
味甘
性寒
|
1. 富含糖分、肥胖者不宜多食
2. 脾胃虛寒、大便溏瀉、慢性胃炎、痛經、咳血患者慎食
|
生津止渴、利尿、消熱、解暑、改善口鼻生瘡、急慢性肝炎、預防血管硬化、降血壓
|
椰子
整年
|
椰子水:
味甘性寒
椰肉:
味甘性溫
|
1. 婦女生理期有經痛、經血稀淡而少者不宜喝椰子水
2. 過量喝椰子汁易傷腎虧陽
|
肉:溫中補血、強壯筋骨、補脾益胃、驅除小兒腸內的寄生蟲
汁:消暑降火、生津利尿
|
葡萄
產季5-7月
|
味甘性平
|
1. 慢性腸胃病患者、糖尿病者不宜多吃。
|
葡萄:利尿 造血 安胎氣 。
葡萄子: 具抗氧化功效 可防動脈硬化 預防老年癡呆 抗血栓 抗過敏症。
|
荔枝 產季5-7月
|
味甘性溫
|
1. 體質實熱、常口瘡唇疹、口臭、流鼻血、牙齦出血、焦躁不安、糖尿病患不可多吃。
2. 胃病患者不宜多吃。
|
補血、促進血液循環、潤肺止咳、健膚、解毒、改善疝氣疼痛。
|
龍眼 產季7-9月
|
味甘性溫 |
1. 有內熱、痛風者不宜多吃。
2. 腎功能失調、尿毒症患者進食。
|
補益心脾、養血安埤、健腦、改善失眠、病後產後體虛、健胃、抗老防衰、改善脫髮、盜汗、虛汗、神經衰弱。
|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