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 常見疾病調養 -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
免費註冊
登錄
简体
健康講堂視頻 生機教室 演講與活動 生機推廣中心 心情彩虹館
生機新知
歐陽英健康食譜
食譜影音教學
對症驗方
生機食材
能量全餐
首頁 > 生機教室 > 生機新知 > 常見疾病調養 > 甲狀腺癌
文章搜尋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關鍵字 

熱門健康新聞

歐陽英養生談

常見疾病調養

臨危急救單元

各種疾病宜忌

營養分析表
健康主題
相關文章列表
甲狀腺癌 作者:歐陽英老師 點閱率:4973
發佈時間:2009/10/12 11:00:15
調整字體大小:
甲狀腺它的形狀就像一隻蝴蝶位於頸部前面,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分泌腺體。甲狀腺癌約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初期症狀是甲狀腺局部腫大或摸到硬塊,並且腫塊大小日漸增大,所以平時照鏡子時,除了臉部外,也要往下仔細檢查自己的頸部,看看是否有異常凸起的腫塊。    

原發性甲狀腺癌:根據組織型態,分為以下數種:
一、乳突癌(Papillary cancer):
由濾泡上皮細胞衍生而來,約占甲狀腺癌的50-70%,癌瘤生長最緩慢,其10年存活率約為90%。


二、濾泡癌 (Follicular cancer):由濾泡上皮細胞衍生而來,約佔甲狀腺癌的15% ,癌瘤生長緩慢,通常屬於單發性的病灶,有包膜,其10年存活率約為80%。一般在40歲後發生,較少轉移到局部淋巴結而較易經血流轉移至肺、骨骼、及肝臟等,有時亦侵犯甲狀腺周邊組織。

三、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ncer):由濾泡上皮細胞衍生而來,約佔甲狀腺癌的l0%,一般在50歲以後發生而以女性稍多。它極為惡性而常迅速侵犯周邊組織或轉移到全身各器官,造成局部淋巴結腫大及疼痛、聲音沙啞、呼吸喘鳴及吞嚥困難等。患者常在診斷確定後數月內死亡。

四、髓質癌 (Medullary cancer):它是由甲狀腺旁細胞(C-cells,一種神經內分泌的細胞)衍生而來,約占1一2%。40歲以後較易發生,女性稍多於男性。其惡性程度介於濾泡癌及未分化癌之間,10年存活率約60一70%。可藉由腺內淋巴轉移到腺內其他部位或局部淋巴結,也可藉由血流而轉移至遠處如肺、骨骼及肝臟等。

五、甲狀腺淋巴癌:極為罕見,約占甲狀腺癌的1%。有人懷疑長期的「橋本氏甲狀腺炎」部份會發展成甲狀腺淋巴癌。

至今甲狀腺癌的原因仍不清楚,根據臨床統計資料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 女性高於男性,年齡<20歲 或 >50歲。
2. 頭頸部或胸部上方在小孩時期曾因淋巴腺炎或腮腺炎接受X光或放射線治療者較易發生甲狀腺癌。
3. 曾患過橋本氏甲狀腺炎。
4. 遺傳:尤其是甲狀腺髓質癌有高達20%是家族遺傳性。


文章主題 作者 發表時間
常見疾病調養 甲狀腺機能亢進 歐陽英老師 2009/07/16 11:13:24
常見疾病調養 流汗過多 歐陽英老師 2009/07/16 10:51:40
常見疾病調養 麻痺 歐陽英老師 2009/07/14 12:20:20
歐陽英養生談 頭髮掉落也能靠食療改善嗎 歐陽英老師 2009/07/26 16:50:51
歐陽英養生談 甲狀腺的飲食調養 歐陽英老師 2007/10/11 14:34:05
常見疾病調養 甲狀腺癌 歐陽英老師 2009/10/12 11:00:15
熱門健康新聞 甲狀腺亢進VS.低下 調理大不同 本網編輯部 2009/12/03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積極就醫 避免刺激 甲亢可獲治療與控制 本網編輯部 2010/03/16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早期發現 治療得當 甲狀腺癌治癒率高 本網編輯部 2010/03/19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保健》亂「鈣」! 婦人險送命 本網編輯部 2010/05/12 16:24:22
歐陽英養生談 歐陽英疾病營養:手腳冰冷 歐陽英老師 2010/12/14 11:56:47
歐陽英養生談 歐陽英疾病營養:甲狀腺腫大 歐陽英老師 2010/12/23 14:39:00
歐陽英養生談 歐陽英疾病營養:甲狀腺低下 歐陽英老師 2010/12/23 14:40:17
歐陽英養生談 歐陽英疾病營養:甲狀腺亢進 歐陽英老師 2010/12/23 15:11:00
歐陽英養生談 改善甲狀腺亢進的食療探討 歐陽英老師 2013/06/26 10:00:00
常見疾病調養 別再臉紅脖子粗 小心甲亢來作夥 本網編輯群 2017/02/04 14:18:58

瀏覽總數:32953731
服務導覽 | 會員中心 | 關於本站 | 關於歐陽英老師 | 加入我的最愛 | 樂活連結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www.oyoung.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1024*768
(本網站皆經營養師認證)
本網站僅提供飲食調養的資訊,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
「有病求醫診治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