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是常見困擾
據說台灣每三個家庭之中,就有一人有過敏症狀。這一點也不誇張,根據我從事生機飲食教學多年的經驗,在學員提出的眾多問題中,過敏性疾病往往是最常出現的。
*什麼是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一般分為皮膚過敏、鼻子過敏、藥物過敏、食物過敏、氣管過敏等;臨床上較常見的症狀有: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氣喘、中耳炎等。
*過敏性疾病是怎麼發生的?
除了要有過敏原外,患者本身還必須是過敏體質;過敏原經由食物、空氣或皮膚進入人體,藉由腸胃、呼吸系統與負責反應過敏的細胞產生反應,而釋出過敏物質,使過敏性疾病發作,這其實也是一種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的表現。
*何謂過敏原?
過敏原會與體內負責反應過敏的細胞產生反應,症狀輕者如皮膚癢、眼睛癢、鼻癢、鼻塞、失眠、精神恍惚;嚴重者甚至引發慢性疾病、氣喘呼吸困難而死亡。過敏原存在於周遭環境中,可能是食物、小蟲,也可能是懸浮在空氣中的極細微粒或塵螨。
過敏原有哪些?
*食物
食物所引起的過敏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
﹡海鮮類:在所有食物中致敏性最強烈,以有殼的蝦子、螃蟹、蚵及蛤為首;其次為魚類,不分海產或淡水,但淡水養殖常受工廠排放污水污染,微生物比海產多,而且可能含有抗生素藥劑。
﹡水果類:如西瓜、鳳梨、芒果、番茄、草莓、香蕉、橘子、榴槤、楊桃等。
﹡疏豆類:如南瓜、花生、玉米、蠶豆、黃豆、茄子、芋頭等。
﹡肉類:如羊肉、豬肉、牛肉、尤其要小心來路不明的山產類肉品。
*食品添加物
平時應少吃加工食品,遠離色素、保鮮劑、防腐劑、抗氧化劑;同時也要小心味素、醬油、雞精塊、排骨湯塊等,烹調時不要大量使用,改用有機(或天然)的調味料比較好。另外,當發現有氣喘、鼻子過敏、皮膚過敏等症狀時,一定要先避開食品添加物。
*花粉
花粉隨著空氣流動散佈,一旦經由呼吸道進入對花粉過敏的人體,即可能引發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眼睛又腫又癢,嚴重者甚至會造成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發作。有一則新聞報導指出,宜蘭地區發生穀芒,而使大批民眾皮膚紅腫,這是起因於一家稻穀集中處理廠的集塵器出問題,讓穀芒隨空氣到處散佈,這也是一種過敏原。對花粉過敏的朋友應自保如下:
花粉過敏自保方法
﹡多認識花草特性,對會引發過敏的花草做記錄。
﹡住家、工作環境中避免栽種花草。
﹡產花盛季避免前往賞花。
﹡在接上行走時,應遠離行道樹,如相思樹、木麻黃、松樹、柏樹、白千層、尤加利等。
﹡在野外要戴口罩、手套、穿長袖衣褲,而且要穿襪子、勿打赤腳。
*灰塵
灰塵是指飛揚的細土,它無所不在,即使是密閉的房間、儲藏室或客廳都有它的存在。構成灰塵的內容相當複雜,可能包含人類的皮屑、貓狗的毛屑、黴菌孢子、清潔劑殘留物、螞蟻蟑螂的分泌物、蹣蟲屍屑及其糞便、汽機車排放物、工業區化學污染物、興建土木工程產生的岩、泥、木屑等,這麼骯髒的成分,難怪會引發過敏。
*塵蹣
塵蹣生存在灰塵中,而活生生的蹣蟲並不容易誘發過敏疾病,主要過敏原乃是蹣蟲屍屑及其糞便。塵蹣體積極細微,肉眼根本看不到,在顯微鏡下觀察,它是八隻腳的節肢動物,繁殖力極強,夏季尤其是繁殖的旺季,秋季天氣較乾冷,就會有大量蹣蟲死亡,產生大量屍屑。屍屑和糞便主要殘留在枕頭、棉被、地毯、布窗簾、布沙發、舊書、絨毛填充布偶上,最容易誘發氣喘及其他過敏症狀。
*蟑螂
蟑螂的惡行不下於塵蹣,似乎永遠除之不盡,常出現在下水道、廚房、廁所、客廳、臥室,以及市場、學校、醫院、大眾運輸工具等公共場所。蟑螂的分泌物、排泄物、殼屑、唾液經過風化後,隨著空氣流動到處散佈,具有強力的致敏性,也容易誘發氣喘及過敏症狀。
*黴菌
黴菌喜歡生長在高溫潮濕的地方,而台灣的氣候正是適合黴菌生長的溫床,像是低窪地區、山上木屋、公寓大樓的陰濕地下室、廚房、浴室、儲藏室等,都是黴菌孳生的環境。黴菌孢子隨著空氣流動散佈,當人體吸入後,即可能引發咳嗽、打噴嚏、流鼻水、過敏性鼻炎、氣喘。
資料來源:
歐陽英生機食療排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