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是現代人的生命咒語,癌症末期的病人彷彿是等著死神的叩門,但是,若還有一絲一毫的機會,病人與家屬都不應放棄,因此癌症不是生命的句號!
癌症末期的病人,情緒上獲得疏導,就不會對生命的無常感到恐懼與害怕!
末期癌症的病人面對的心理負擔壓力並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想像的,面對生命即將走向盡頭,面對明天的無知,面對死亡的壓力,誰會沒有害怕、焦慮、驚嚇、不相信、生氣、否認事實、討價還價、希望,甚至絕望。這一切的形容詞都會不斷的出現在病人的腦海里。
只有病人方可以體會病人所承受的壓力及情緒,對病人而言,情緒都是他們認為真實且重要的體認,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他們可能會認為家里的人不再關心他,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再對生命有所貢獻,因為癌症可以剝奪病人所有的信心與耐心。
病人會變得喜怒無常,生氣時大聲說話、不耐煩,高興時眉開眼笑,這些都是受情緒影響的行為表現。很多時候,他們只會憂鬱及情緒低落坐在一旁,等待,彷彿就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事。他們會怕影響家人,怕自己成為負擔,怕自己被唾棄。
通常沮喪與憂鬱是一般會呈現的情緒表現,此時只要不傷害自己或他人,允許病人傷心難過是必備的過程。
這些情緒可以是暫時性,也可能伴著病人往生,因此情緒疏導將有助讓病人學習放下,而未經疏導的情緒則可能壓抑或轉移,長期累積下來容易傷害自己或別人。情緒疏導可以透過語言表達、寫日記、哭泣、大笑、聽音樂、做運動、看電影…等。家人最重要做的是多與病人談天,也適時的給予病人一個私人的空間。
慢慢地,病人會逐漸發展出自己可以疏導情緒的方法,了解自己的處境,找尋面對事實的力量與解釋,甚至部份的人較有能力面對壓力,而讓情緒由混雜轉為單純。
最後,當他們想要和我們討論與死亡相關的事情時,表示他們準備要統整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較願意面對死亡的事實。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壓力,或能非常鎮靜且理性地做決定及交代後事;因為死亡如同一道強光,任何人都會感到恐懼害怕,與其逼迫他們去面對,不如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及步調去理解和體會,我們無須給予太多的壓力。
面對癌症末期病人的心情,家屬該怎麼辦?
1. 對於病人的情緒不建議,不批評。
2. 讓自己設身處地感受他們的情境。
3. 了解及接受他們面對情緒的方法。
4. 與他討論,他所期待的是何種面對情緒的方法。
5. 依照他們的意願和步調給予支持與鼓勵。
6. 保證他們任何的心情都能與我們分享。
7. 告訴他們即使想要哭或想宣洩情緒都是自然和平常的。
我們的傾談部落,聽您細訴您的病情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