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醫如何戰勝癌症! - 歐陽英養生談 - 歐陽英樂活生機網
免費註冊
登錄
简体
健康講堂視頻 生機教室 演講與活動 生機推廣中心 心情彩虹館
生機新知
歐陽英健康食譜
食譜影音教學
對症驗方
生機食材
能量全餐
首頁 > 生機教室 > 生機新知 > 歐陽英養生談 > 看名醫如何戰勝癌症!
文章搜尋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關鍵字 

熱門健康新聞

歐陽英養生談

常見疾病調養

臨危急救單元

各種疾病宜忌

營養分析表
健康主題
相關文章列表
看名醫如何戰勝癌症! 作者:歐陽英老師 點閱率:10860
發佈時間:2009/02/24 00:00:00
調整字體大小:
醫生也會生病




      生病了,看醫生去!醫生為病人尋回健康,但醫生的健康呢?誰來守護?多數人都以為,醫生理當更懂得保養、更注重健康,事實未必如此!多年前即有調查披露,現代醫生的平均壽命只有62~63歲,比一般人足足少了10歲,名醫罹癌或猝死的消息時有所聞,以下是最新兩則:




      ◆台灣「手外科」權威,台北榮總「一般手外科」主任劉毅醫師,在65歲屆齡退休的第二天猝死,令人大感錯愕。在退休的前一年,劉醫師在醫院接受健檢時,發現腦部有一顆5公分大的動脈瘤,由於擔心影響工作,他堅持等到退休再動手術,不料就在退休的次日,他即因動脈瘤突然破裂引起大出血而喪失性命。

      ◆在皮膚醫學界素有「美女醫師」之稱、才40歲出頭的長庚醫院翁雯柔醫師,突然被診斷出罹患末期肺腺癌。令人不解的是,翁醫師沒有肺癌的家族病史,本身也未吸菸,平日很重養生,不但有運動習慣,飲食也很注意~她愛吃蔬菜水果,不喜歡油炸食物和肉食。她的咳嗽與痠痛症狀,已持續好一陣子,本以為是太過勞累所致…當她被診斷出肺腺癌時,已經是末期。一般推論,她是壓力太大而致病。長庚醫院特別組成醫療小組全力治療翁醫師,而翁醫師也決心長期抗癌。


先前,令人記憶猶新的名醫罹癌事件,還包括:

      ◆2006年秋天,和信醫院的肝癌名醫林毓萌因肝癌過世,得年僅54歲。由於他的病人眾多,每天看診看到深夜11點,根本沒有時間做健康檢查,等發現腫瘤為時已晚!這年秋天,另一位同樣在壯年死於癌症的是榮總婦產科名醫楊勉力,過世時也不過60歲。同一年、同一個季節,兩位名醫先後因癌症往生,令人不勝欷噓!

      其實醫師和常人一樣,也容易感冒發燒,也會罹患重病;由於工作壓力沈重、環境滿佈細菌,加上日復一日與病人的病氣相通,醫師的健康風險高於一般人,如果沒有一套自保之道,醫師不生病也難!尤其越是名醫,病人越多,工作越忙,罹患疾病的機率也就越高!


名醫抗癌自救救人


      在名醫當中,就我們所知,從癌症找上身,到戰勝了癌症,以致於尋得另一套養生保健之道,從此嘉惠更多病人者,包括有:曾罹患腸癌的許達夫醫師、曾罹患肝癌的梅襄陽醫師、曾罹患肺癌的吳永志醫師等人。





防癌之道,首重改善有毒環境
 
      50歲出頭即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的腦神經權威許達夫醫師,至少開過一萬例的腦部手術,他在罹患癌症之後,寫了《感謝老天,我得了癌症!~許達夫醫師與癌共存之道》這樣一本撼動人心的著作,他發下宏願,矢志終生奉獻癌症病人;他全天候24小時開著手機,耐心傾聽超過兩千位癌症病人的心聲;他自創癌症雞尾酒自然療法,無數癌症病人在他的幫助下走出了死蔭幽谷。許達夫醫師在「給癌症病人的一封信」中寫道:

       雖然我是一位臨床豐富的神經外科專家,但是一旦生病後,還是一位病人。在我讀了十幾本書後,在病床上我開始回想我以前的臨床經驗,最後我豁然開朗:原來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而已,根本不會致人於死,人死於癌症,是因為自身免疫力降低之故;而免疫力降低,是來自於病人的恐懼、害怕、失眠、營養失調,以及治療的併發症等等。癌細胞原本是正常細胞,因為長期瀙潤在有毒的環境裡導致變性而產生。有毒環境主要是來自飲食、水、空氣等,因此防癌之道首在改善有毒的環境。





四低一高的飲食可以抗癌


      梅襄陽醫師原為台大醫院醫師,1989年,他年僅33歲,卻在國泰醫院檢查出罹患肝癌,並有腎臟病和痛風。他放棄傳統西醫治療,到德國研習「體質調理計畫」,並實施於自己身上,除了減重10公斤外,更恢復了健康。梅醫師病癒之後,成立了全球華人防癌長鏈,大力推廣體質調理計畫,幫助許多癌症病人重獲健康。

      梅醫師2005年1月初發現右肝有5公分惡性腫瘤,當月底即進入高雄長庚醫院開刀切除腫瘤,手術長達8小時,留下近30公分的傷口。2005年8月癌症復發,他開始研究歐美有兩千年歷史的生物自然醫學,了解人會罹患癌症、各種慢性病及現代西醫束手無策的原因,他開始調整飲食,並實施體質調理計畫。半年後,他的健康完全改善,至今非常健康。

      梅醫師說:「醫生也有錯誤的觀念,同樣的,做醫生也是會生病的,我曾罹患癌症,後經歐洲盛行的生物醫學自然療法得到幫助。」他在演講中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概念:「吃對的食物,四低一高的飲食,這就是營養醫學的奧秘,照這個方式,你身體會調整得好,會不藥而癒,是真正不需要藥的醫學。營養醫學的奧秘四低一高,適合所有的疾病。第一個就是低蛋白,不要懷疑,是低蛋白;第二是低油脂、低鹽、低糖,高纖維,一般外面的說法都只是低鹽、低糖、高纖維,而沒有低蛋白,其實低蛋白是關鍵,得癌症就是跟吃高蛋白有關係。」
幫梅醫師戰勝癌症的,正是「四低一高」的飲食。





從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

      現年68歲的吳永志醫師,在30歲醫學院畢業沒多久,即罹患了第三期肺癌,開刀時發現癌症轉移,被宣告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在萬念俱灰下,他決心落實這樣的飲食與作息;吃新鮮蔬果與乾淨的水,並且調整生活習慣,天天作陽光浴、快走、多休息、早睡早起、洗冷熱浴等,每天並維持3至4次的排便,6個月後他逐漸恢復體力,9個月後,體檢報告竟然樣樣正常。

      醫師一向扮演的,是病人的救星角色,但當醫師自己也成了病人,也需尋求治療;「有病求醫診治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本網站創立以來一直與網友們共勉的這段話,其實同時適用於醫師與病人。
文章主題 作者 發表時間
各種疾病宜忌 癌症的飲食原則 歐陽英老師 2008/09/06 16:44:00
常見疾病調養 大腸直腸癌 歐陽英老師 2007/01/24 09:23:05
各種疾病宜忌 大腸直腸癌的飲食原則 歐陽英老師 2017/01/26 11:08:57
歐陽英養生談 熬夜的危害 歐陽英老師 2007/03/29 12:55:23
常見疾病調養 骨癌 歐陽英老師 2007/04/02 03:02:17
各種疾病宜忌 骨癌的飲食原則 歐陽英老師 2007/04/02 23:05:19
歐陽英養生談 癌症輔助療法之心靈轉移 歐陽英老師 2007/04/02 23:06:43
常見疾病調養 胰腺癌解說 歐陽英老師 2007/04/04 14:11:31
各種疾病宜忌 胰腺癌的飲食原則 歐陽英老師 2007/04/04 14:14:58
常見疾病調養 前列線癌 歐陽英老師 2007/04/04 14:23:09
歐陽英養生談 癌症末期的情緒疏導一 歐陽英老師 2007/04/25 23:02:10
歐陽英養生談 癌症末期病人的情緒疏導二 歐陽英老師 2007/04/25 23:08:23
歐陽英養生談 木瓜酵素,有效抗癌 歐陽英老師 2007/04/25 23:37:03
常見疾病調養 胃癌 歐陽英老師 2007/05/01 16:15:12
歐陽英養生談 初期癌症的飲食治療 歐陽英老師 2007/06/24 10:43:36
歐陽英養生談 烹調與癌症的關係 歐陽英老師 2007/07/26 22:41:15
常見疾病調養 心臟腫瘤 歐陽英老師 2007/10/12 13:06:31
歐陽英養生談 多醣體─癌細胞的敵人 歐陽英老師 2007/11/01 16:23:33
常見疾病調養 肺囊腫 歐陽英老師 2008/02/29 00:24:11
歐陽英養生談 癌症患者的飲食管理 歐陽英老師 2009/03/18 00:29:38
歐陽英養生談 癌症完全食療規劃 歐陽英老師 2009/02/04 16:20:10
歐陽英養生談 看名醫如何戰勝癌症! 歐陽英老師 2009/02/24 00:00:00
常見疾病調養 與癌絕緣食療法 歐陽英老師 2009/03/26 17:30:20
常見疾病調養 癌症好可怕!食療保生機! 歐陽英老師 2009/03/26 17:36:50
歐陽英養生談 國人十大死因之求生手冊(一)~第一名 惡性腫瘤 歐陽英老師 2009/06/22 00:00:00
歐陽英養生談 台灣十大癌症系列(一)~肝癌 歐陽英老師 2009/07/30 00:00:00
歐陽英養生談 台灣十大癌症系列(二)~乳癌 歐陽英老師 2009/08/03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癌細胞真狡猾! 無痛、難痊癒須留心 本網編輯部 2009/11/13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吃健康素 才是腸癌絕緣體 本網編輯部 2009/11/30 00:00:00
熱門健康新聞 電腦斷層掃描 致命的罹癌風險 本網編輯部 2009/12/17 00:00:00

瀏覽總數:32948096
服務導覽 | 會員中心 | 關於本站 | 關於歐陽英老師 | 加入我的最愛 | 樂活連結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www.oyoung.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1024*768
(本網站皆經營養師認證)
本網站僅提供飲食調養的資訊,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
「有病求醫診治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內容,病才會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