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證明,將運動納入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讓人活得比較健康而長壽,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改善;但是,運動量究竟多少才夠呢?這依年齡而有所不同。
由於人民中有相當大比例不愛活動,這幾年,加拿大醫學界努力在倡導「動感生活」,鼓勵民眾隨時不忘動一動,專家更依據不同的族群,做了明確的指引。
先運動60分鐘
對一般身體還算健康的成年人,為了抗病防癌,專家建議先從輕緩的運動開始,一天運動六次、每次十分鐘,累積成一小時。成年人需要的運動主要包括三項:

每週做4到7天,有助於維持心臟、肺臟和循環系統的健康,並讓人更有活力;包括走路和做家務,都屬於耐力運動呢!

每週做4到7天,有助於讓你筋骨更活動自如,肌肉更放鬆,關節也更靈活。對於將來老年時過獨立自主的生活,將特別有幫助。彈性運動包括緩和的伸展和彎曲運動,可以鍛鍊身體所有的肌肉群。

每週2到4天,有助於維持肌肉和骨骼的強壯、改善姿勢,並預防骨質疏鬆症。強力運動主要是讓肌肉去對抗某些阻力,例如費力地推或拉一扇厚重的門,就屬於強力運動。
進展到30分鐘
想到一天得運動60分鐘,相信許多人一定嚇到了。其實這只是階段性而已,專家指出,只要訓練看出明顯成效,就可以調整為每週四天、每天運動30分鐘。不過,為了要讓心肺功能維持最佳狀態,一週三天,每次至少要連續做30分鐘的中度運動。
如果想進一步強化耐力並增進心肺容積,最好能連續運動20到60分鐘,達到最大心跳速率的65-90%,並且一週做3到5次;而運動項目包括:每週2到3天的阻力訓練,如伏地挺身;每週2到3天的彈性訓練;鍛鍊主要肌肉群的運動至少要重複8到12次。
老年人要有氧
至於55歲以上的人,平日最好能夠多做些中度有氧運動,這些能夠鍛鍊大塊肌肉的運動,包括:走路、跑步、游泳、騎腳踏車。